景点介绍

(点击图片查看大图)
日 晷

         又称日规,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的仪器,由晷盘和晷针组成。晷盘即平行于赤道面、倾斜安放的带刻度的圆盘,晷针即从晷盘中央垂直穿过、指向南北极方向的金属针。针影随太阳运转而移动,指向晷盘不同刻度,即可表示相应时刻。

宏观楼

宏观楼1931年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。楼名突出宏伟壮观的建筑特征,主体具有中国传统风格,细部融入西式建筑元素,古朴典雅,雄浑肃穆。1933年起,北宁路局国剧社(后改为宁友国剧社)在此排演,票友云集,极一时之盛。现匾额由书法家启功书写。

 

秀兰轩

秀兰轩1931年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。楼名突出宏伟壮观的建筑特征,主体具有中国传统风格,细部融入西式建筑元素,古朴典雅,雄浑肃穆。1933年起,北宁路局国剧社(后改为宁友国剧社)在此排演,票友云集,极一时之盛。现匾额由书法家启功书写。

致远塔

致远塔1990年建,高74.4米。宁静致远,塔名与园名呼应,相得益彰。塔为九层楼阁,八角平面,有双向旋梯及电梯通塔顶。塔内镶嵌瓷板釉彩画和青石浮雕壁画共122幅,异彩纷呈。2010年修缮,塔刹敷贴金箔,辉煌夺目,耸立巍峨。

李公亭李公亭

         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建,原为天津李文忠公祠堂(也称李公祠、李鸿章庙)内的六角亭。徽派风格建筑,颇具江南神韵。后由原址迁至北宁公园西部湖心岛。

畅观楼

         1981年建,位于北宁公园东大湖。为传统建筑风格的大型水榭,端庄恢弘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,临湖两层建筑由42根钢筋水泥柱支撑,故有“水上宫殿”之誉。室内三面为玻璃格窗,四周湖光山色可尽收眼底。

大雅堂

         大雅堂1931年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。位于北宁公园中心地带,为园内中式古典建筑代表作之一。“大雅”为《诗经》之组成部分,含风格雅正、气度宏达之意。以此为堂名,隐含“登大雅之堂”深意。

鸽子楼

 

         20世纪30年代初建,原为养鸽放鸽之处,造型独特,拔出流俗。上下两部分材质不同,风格迥异,反差明显。上部形似八角形转经筒,每面12小阁,犹如佛龛,别具特色。鸽子楼

乐观堂

         乐观堂2010年建,斗拱飞檐,翻卷起伏,承辽宋建筑古风。设计匠心独运,外观雅趣盎然,呈现乐观豁达、昂然向上韵味。匾额由书法家田蕴章书写。

叠翠山

         仿桂林山水景观,原为临湖堆砌之水泥浇筑物,体积5万立方米。2010年自燕山取石,由园林叠山大师韩建伟主持再造。北方峰峦粗犷豪迈之风与江南群山秀美灵动之气兼具。山石重叠参差,造型逼真;众水潺湲而下,气势豪逸。水石相搏,动静相生,有声有色,极富生趣。叠翠山

钓鱼台

         钓鱼台20世纪30年代初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。枕水临风,灵巧别致,极具诗情画意。匾额由书画大师刘海粟于1984年题写。

待月楼

         20世纪30年代初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,取意于唐代诗人元稹诗作:“待月西厢下,迎风户半开。浮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。”楼高两层,画梁飞檐,探入湖中。原有月季园、海棠园环绕楼旁。玉人花影,待月临风,诗情画意,引人遐思。

怡然堂

         20世纪30年代初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,朱梁画栋,华贵雍容,为传统建筑风格。堂名含流连胜景,怡然自得之意。

志千堂

         志千堂20世纪30年代初建,公园辟建时主要景观之一。为传统建筑风格,中间为正房,三面游廊环绕,形成园林院落。堂名取自曹操名作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
储香宫储香宫

         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开辟种植园时初建。地处公园中心,后取名致远楼。建筑二层,四面环水。相传曾拟建为慈禧太后莅津行宫。原北宁铁路管理局图书馆设此。1936年曾为中共地下党员秘密接头地点。